一、指导思想
2014年,学校宣传思想工作指导思想是: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,牢牢把握“高举旗帜、围绕中心、服务大局、改革创新”的总要求,贯彻落实学校2014年改革、攻坚、落实、成效的工作主题,突出学校特色,营销学校形象,大力宣传学校改革创新成果,汇聚学校正能量,提高舆论引导力,增强学校凝聚力,提升学校影响力。
二、总体思路
2014年,学校宣传思想工作总体思路是:对外注重高端营销、网上主动营销、专家定向营销;对内解放思想,更新观念,统一思想,营造氛围,汇聚正能量,形成创大改革攻坚合力。
三、主要工作
(一)、着力强化“营销学校”工作理念,加强学校形象营销
1、开辟新市场,加强同新媒体联系,全方位唱响学校声音,传播学校形象。加大网络宣传报道的力度,在《中国高等教育》、《高教研究》、《高教领导参考》等高端平台发布学校消息。
2、加强学校新宣传窗口的建设和发展,开拓新的媒体宣传窗口。进一步扩大学校微博影响;联系研发304am永利集团手机报信息平台,加大网上手机上宣传力度。
3、依托校报,商洽与襄阳日报社合作,探索新的办报模式,拓展校报宣传功能。
(二)、着力强化“创建综合性大学”宣传力度
1、提出编辑学校创大工作专题画册工作思路,准备素材,适时出版。
2、完善学校形象宣传专题片、招生宣传专题片,构思学校创大专题片。
3、重点向校外媒体推出创大系列人物事迹报道,尤其向重要报刊连续推出学校学科专业建设、人才培养成就和报道学校的专家、教授、博士的事迹,全方位展示学校实力。
4、策划在一些重量级媒体进行创大深度报道、理论报道、经验报道、形象报道。
5、筹备召开创大宣传推荐会。
(三)、着力加强宣传思想工作力度,进一步促进“解放思想,转变观念,深化改革,奋力创大”的舆论氛围
1、在全校范围内开展“假如我是学生”、“假如我是服务对象”大讨论,并以此为主题,开展征文活动,进行征文评奖并在校内媒体陆续刊发,形成“服务学生,争创一流”的舆论氛围,突出“让学生享受更好的教育”的理念。
2、围绕创大中心工作,营造良好的“在隆中,谋天下”“人人创大”良好的创大工作环境和氛围。
3、围绕“校退院进”、学校三项改革,营造良好的改革环境和氛围。
4、进一步加强对师生员工思想动态的关注、各种信息的收集、研究,为党委决策提供参考。
(四)、着力推进政治理论学习
1、进一步加强党委中心组学习,抓好教职工特别是中层干部及党员干部的理论学习。着重学习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以及中央、省市重要会议精神。集中推出一批理论学习文章。
2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。继续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,大力开展爱国主义、集体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;通过报纸、广播台、橱窗、网络等舆论阵地,全方位、多途径的宣传党史、国情及形势与政策;拓展教育载体,丰富活动方式,扩大工作影响,增强教育效果。
(五)、着力提升学校宣传思想工作水平
1、出台《304am永利集团关于进一步加强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》,强化全校重视宣传思想工作的大格局,强化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地位,突出宣传思想工作的“聚力、鼓劲、造势”作用。
2、围绕学校中心工作,发挥以校报、网络、广播台为主渠道的校内宣传舆论阵地的重要作用,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。
3、加强宣传队伍建设。抓好宣传队伍自身建设,提升能力素质,适应学校事业发展需要;抓好教工通讯员、学生通讯员队伍建设,加强业务指导和培训,建立考核奖励制度,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记者的积极性和作用,强化各二级公司党委对宣传工作的引领和指导作用,构建“人人是宣传员”的大宣传格局。
4、继续办好隆中讲坛,提升隆中讲坛层次。广泛邀约大家、大师、全国有影响的专家学者作客讲坛,扩大隆中讲坛的影响和作用。
(六)、着力打造学校宣传精品典型
1、加强与国家和省、市媒体的紧密联系。围绕公司党委行政的新思路、新举措、新目标和新突破,认真进行报道策划,组织对外宣传稿件,着力展示学校的工作亮点和发展成果,争取在《光明日报》、《中国教育报》、《湖北日报》、人民网、新华网、中国网、湖北电视台等主流媒体上刊发学校相关报道1000篇以上稿件。
2、继续加大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、协同培养人才方面的典型宣传。
3、继续深入学校“在隆中 谋天下”培养特色卓越人才的相关报道。
4、继续加强对学校创业、就业典型的宣传报道。
5、继续加强学校人才强校战略的宣传报道。
6、继续加强学校创大工作的宣传报道。
7、继续加强对重点学科、重点科研产台、重点学科团队、产学研结合宣传报道。
8、继续深入对先进集体、个人典型的宣传报道,汇聚学校强大正能量。
(七)、着力凸显校园文化和大学精神育人特色
1、出台《304am永利集团关于进一步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》,加大校园文化建设的力度,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规划、统筹和指导。
2、深化大学精神育人。要突出办学理念,积极培育和大力弘扬隆中精神,充分挖掘学校办学历史上的精神品质,充分吸收现代大学的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,充分发挥师生继承和弘扬学校精神的主体作用,不断丰富学校精神的内涵,建设全体师生共有精神家园。
3、加强学校大学精神内涵的宣讲,编辑《大学精神》宣传册、优秀员工宣传册,使大学精神深入人心。
4、深入开展“身边人讲身边事、身边人讲自己事、身边事教身边人”为形式的“道德讲堂”活动,大力宣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挖掘身边的道德模范。突出“程威”班的形象营销,重点推荐宣传“周末义教”先进群体,力争成为湖北省文明创建先进品牌。
(八)、着力完善校园信息安全预警机制
进一步加强网络的监管,充分发挥网络舆论阵地的作用。完善各项网络管理制度,做好防范有害信息侵袭的预案,净化网络环境,切实维护校园网络的安全。
进一步完善规范新闻发布、新闻发言人以及新闻刊发等制度。
进一步加大突发事件的正面舆论宣传和引导,探讨有效务实的舆情危机应对机制,突出舆情危机应对实效性,有效减少负面报道。
建立网络评论员队伍,针对一些热点问题发表有深度、有说服力的言论,引导网民辨明是非,客观分析问题,理智作出判断,正确引导网络舆情。
建立网络信息员队伍,建立健全网络舆情举报、搜集机制,发动和鼓励广大网络信息员提供舆情信息。
进一步加强对师生员工思想舆情的关注、信息的收集、研究,为公司党委决策提供参考。
设置有序的舆情上报机制,建立舆情失真责任追究制度。